谢谢邀请正确的婚姻价值观。
这个其实就是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要有太大的分歧。
譬如下面这几种,就是不一致的表现:
一、两个人吃饭的时候,一个要吃火锅,另一个偏偏要吃牛排;
二、看电影的时候,两个人喜欢看的类型不同,一方强求另一方必须跟着自己看自己喜欢的;
三、在家里做菜的时候,一个要求必须放辣椒不准放糖,另一个要求必须放糖不准放辣椒;
四、买衣服的时候,一个要求必须色彩缤纷,另一个要求必须颜色很淡甚至是纯色;
五、一个认为人生要多出去走走,一个觉得呆在家里不出去最好。
类似以上五个方面,都是不一致的表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到底是什么,阻挡了,当代年轻人的婚姻价值观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以下回答仅供你的参考。“个人”思想兴起加速婚姻观念的转变。近几年,结婚的主力军无疑是90后。90后的年轻人,由于计划生育的影响,大多都没有兄弟姐妹,家中独子难免受到父母亲的溺爱,思想上部分显得不成熟,对于结婚这种事情,自然是没有怎么考虑的。更何况,在现在的信息共享时代,就算是一个人,生活也能很精彩,至少不会觉得那么无聊。久而久之,结婚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这可能也是加剧“晚婚”甚至到最后“不婚”观念的原因。
结婚成本的增长阻碍了年轻人的结婚意愿。随着近年来,经济的飞速发展,物价在不可避免的上涨。若到谈婚论嫁,不可免俗的三样东西也就出现了:“房子、车子、彩礼”。车子先且不论,谈到房子,房价不可谓是青年一代的痛,工资的增涨永远快不过房价的涨幅。虽然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多项房价的调控政策,更是喊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口号,一定程度上遏止了房价的疯涨。但是,中国东南部地区房价仍是让人望而却步。
说完房子,再说彩礼。作者不知道其他地区的结婚彩礼需要多少,以本人所在地区来讲,普遍已达20万甚至以上。若是家庭殷实还好,但若是家庭不富裕,那不就是连第一个标准都达不到。
压力承担过大,致使婚姻观的转变。作为一名90后,有时会想到马云所说的那句令人讽刺的话语,“996是福报”,9点上班21点下班,每周固定休息一天。这种机械般的生活不正是存在于我们90后甚至70后,80后生活中。并且由于计划生育,90后独生子女较多,一旦结婚,必定需要照顾的家人在增多。工作上的压力已经让人“喘”不过气来,若是结婚之后可能会更加“窒息”。越是想象,愈是迷惘,最后才会致使晚婚甚至不婚现象的产生。
活在当下,面向未来。愿这一切最终都将改善,国家必将富强,人员兴旺,生活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