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率的持续攀升是多种原因多种矛盾促成情感方程式,即然离婚了与旧情没有必要的关联了,否则也不会发生离婚现象,旧情是离婚前期的,而离婚后已经没有什么旧情可言了。
如果双方心里都有旧情存在,都念及往日的情份,就不可能离婚了,起码在开始离婚前后的一段时间里不会心里念着旧情,这是由于主动离婚的一方心里因素决定的,而被动的一方心里虽然猜测对方为何不念旧情?这也只是停留在单一方面的。
从现在来看,离婚从以前的夫妻情感与家庭问题上升到社会层面,离婚的理由五花八门,无法评论到底谁对谁错,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这段时间里主动离婚的一方不可能念及旧情的存在。
如果说能念及旧情的可能性,只有通过好长一段时间的经历与冷静下来之后,有些人刚开始反思自己,而事情对比之后开始恋旧,萌升想念夕日的感情与好的一面,但是这只是停留在短暂的思维概念之中,真正想从归于好的必竟极少数。
不是说从来都没有感情,如果从来都没有感情的话,怎么能结婚走到一起呢,但是这只能说是以前有感情的,只能说明过去存在感情,而不是现在,任何人任何事都不会一层不变的,沉浸在回忆当中不如面向未来。
爱情能不能通过公式来计算
谢谢邀请,喜欢我的文章,请点击关注天天有料的“逃学博士”。
我为什么没有女朋友英国沃里克大学经济学教授彼得•巴克斯在经历了3年没有女朋友的日子里,开始思考一个重大的人生问题-“我为什么没有女朋友”,并且将心得整理发表成一篇文章 – “Why don\’t I have a girlfriend”。巴斯克使用改动过的“德斯克公式”计算出全世界找到真爱的概率为1/285000。
那我来带领大家一起运用巴克斯的方法计算一下自己所在城市潜在的约会对象的数量吧。首先,对待一个大的问题的时候,我们需要把问题不停细化、分解。在相亲中,就是“列条件”。
和我一个城市的人口为多少?(南京:800万)多少人是女性?(假设男女比例为1:1,就是50% = 800万 * 50% = 400万)多少人可能年龄合适呢?(20%: 400万 * 20% = 80万)多少人拥有大学文凭?(25%: 80万 * 25% = 20万)多少人有可能有魅力?(20%:20万 * 20% = 4万)多少人有可能觉得我有魅力?(20%: 4万 * 20% = 8000)多少人有可能和我合得来?(20%:8000 * 20% = 1600)也就是说,在南京,大概有1600个潜在伴侣。不要高兴的太早,因为和你年龄合适的女性约有80万,找到这些潜在伴侣的概率为1/500。换句话说,你需要见500个女孩子,才能有一个潜在的伴侣。
那你天天上班见同事,下班打王者、吃鸡。怎么有机会去接触这些潜在伴侣,只能天天想着“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相亲的不合理性
现实中,单身贵族们都有一份配偶“必须有”和”必须不能“的清单,以方便相亲对象的挑选。本质上说,上面7项已经是最粗略的划分了。现实生活中,可能有8,9,10项,或者更多。比方说,在北京,一个有车有房的条件,满足的概率或许只有5%。
那么相亲其实就是在碰运气。对于另一半,我们真的有必要去限定对方要符合你的所有条件吗?纸面上的优秀真的比两个人在一起的快乐更重要吗?
如果去掉大学文凭这个条件,你的潜在伴侣人数就会增加4倍。想想父辈,身边已经结婚的朋友,他们或许都和从前未曾想过会在一起的人结婚了。
逃学博士推荐方法逃学博士在这呢,推荐一个大家从小到大都知道的一个方法去寻找另一半 – 加权平均数。
想想读书的时候,一门课的总成绩是怎么来的?可能是这样,平时作业占20%,期中30%和期末考试50%,假如你平时作业80分,期中考了90分,期末70分。那么你的总成绩就是
20%*80 + 30% * 90 + 50% * 70 = 78分
同样的,你可以对未来的另一半做一个全方位的分析,比如:
颜值-10分,权重为0%(完全不在乎长相,我看中内在)~100%(我要韩国欧巴那样的)。学历-10分,权重20%性格。。。。只要满足权重相加为1,各个权重之间的分配自己根据自身情况微调就可以。
最后的最后,给自己设一个及格线,就像考试60份及格一样。对身边接触到的异性,进行打分。超过及格线得分从高依次排序,从得分最高的人依次追求。
最最重要的是,多接触人,少吃鸡、打王者。多学学套路,逼近追求别人的时候,套路是不能少的。最后的最后,需要一颗真心。
喜欢我的文章就点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