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茄子的基本步骤有哪六个,

你好,我是卫农,很高兴回答题主提出的这个问题种植茄子的基本步骤有哪六个。

种植茄子的基本步骤有哪六个,

种植茄子的基本步骤有哪六个,

种植茄子的基本步骤有哪六个,

种植茄子的基本步骤有哪六个,

辣椒和茄子都是人们日常喜爱吃的蔬菜,尤其辣椒是我们这里的人最喜欢吃的,几乎顿顿离不了。因此人们都会在自己家的菜园子栽种上一些,方便日常食用。辣椒和茄子在栽种方法上没有多少区别。

不知题主是哪里人,由于各地气候条件不同,辣椒和茄子的种植时间点也不一样。像我们这西北地区早春比较冷,所以农民在自己家的菜园里露天移栽辣椒和茄子,基本上都是到春末夏初的时候才移栽的。

由于农民在自家菜园子栽辣椒和茄子量比较小,因此大多都是从集市上购买苗子回来移栽的。如果菜园子面积比较大的话,也可以自己进行育苗,然后再移栽比较有保证。

如果自己育苗的话,可以在农历二月中旬,着手准备育苗。应该选择气温在15度以上的时候,采取搭拱棚来育苗,对辣椒和茄子采用育苗砵进行育苗比较好。育苗下种前,要先对种子进行催芽。在用温水进行浸种后,用干净的布把种子包起来,放在比较温暖的地方,等到种子露白以后,再下种进行育苗,能提高出苗率。

移栽辣椒和茄子前,要先施底足肥进行整地。底肥以腐熟的农家肥,或者有机肥为主,配合施入适量的复合肥,然后把菜地深翻一遍,用铁耙子耧平整,同时应该借墒起垄覆膜。垄的高度和宽度,一般在20公分左右就行了。这样不但能够提高地温,保水保肥,而且也能抑制部分杂草的生长。

辣椒和茄子移栽的时间,要根据当地气温情况,如果是自己育苗还要依据苗情长势来决定,如果是购买苗子的话,在气温适合的时候就可以购买苗子移栽,移栽的时候要浇足定植水。根据自己菜园子面积大小,确定移栽数量,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茄子枝叶比较大,在移栽时候要比辣椒稀一些,也就是株行距稍微宽一点,这也可以说是辣椒与茄子在栽植上的区别吧。

茄子和辣椒移栽成活以后,要注意田间管理,根据苗情和土壤墒情,及时施肥浇水,中耕锄草,松土保墒,防治病虫害,茄子还要注意扳叉整枝等。再就是根据苗情长势,在开花坐果期,如果需要的话,可以采取栽达架杆的方法,防止其植株倒伏。对辣椒和茄子浇水不要太多,保持土壤见干见湿就行了,注意不要让菜园子积水。

综上所述。辣椒和茄子的栽植时间和方法基本上是一样的,就是茄子要适当栽的稀一点,方便其生长和开花结果。家有小菜园,能按照自己的心愿,种上喜欢吃的蔬菜,只要细心作务,就能什么时间想吃,可以随手采摘的。

以上是卫农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批评指正。

文字原创,图片来之网络。

怎样种植有营养的茄子种植茄子需要怎样育苗和管理呢

茄子属喜温作物,较耐高温,结果的适宜温度为25~30℃。对光周期长短的反应不敏感,只要温度适宜,从春到秋都能开花、结实。以露地栽培为主,长江流域多于冬季至早春在苗床播种育苗,北方各省于早春利用温床或阳畦播种育苗。由于茄子的结果期长,除要有充足的基肥外,还要求多次追肥(氮肥为主,适当增施磷肥、钾肥)。主要的虫害有地老虎、28星瓢虫和红蜘蛛,主要的病害有猝倒病等。

种植茄子的基本步骤有哪六个,

1、品种:选择耐低温、弱光、早熟的品种。如:黑玉、沈茄一号、齐杂茄二号、绿圆茄、黑圆茄二号、永丰黑杂茄等。

种植茄子的基本步骤有哪六个,

2、床土的准备:用无污染的大田土壤6份、腐熟优质鸡粪或猪粪2份、腐熟的马粪或稻糠2份,混匀后过筛备用。

种植茄子的基本步骤有哪六个,

3、浸种、催芽:用1%高锰酸钾浸种30分钟,经反复冲洗后,放入55℃水中浸种15分钟,而后在20℃水中浸泡24小时。催芽前用细砂搓掉种皮上的粘液,然后包在湿布里,放在25-30℃处催芽,一般需5-6天出芽。

种植茄子的基本步骤有哪六个,

4、播种:在温室内用育苗盘或木箱铺好10厘米床土,拍平浇透水。然后将种子均匀播到床面上。每平方米播种量35-40克。

种植茄子的基本步骤有哪六个,

5、分苗:以8-10厘米的株行距移栽幼苗,分苗后浇透水。前期提高昼温至25-30℃,夜温15-18℃。缓苗后降低温度,白天25℃,夜间15℃,最低不能低于10℃。茄子苗龄多在80天以上,由于苗龄长,后期易脱肥,可采用0.3%磷酸二铵根外追肥。

种植茄子的基本步骤有哪六个,

6、定植

 (1)定植前的准备

  闷棚消毒:每立方米温室或棚室,用硫磺粉4克,加80%敌敌畏0.1克和锯沫8克,混匀后点燃,密封温室或大棚24小时,然后开口放大风。

  整地施肥:亩施优质农家肥5000千克,粪土混匀耙平,并按55厘米行距开10-15厘米深的定植沟。亩施磷酸二铵20千克,硫酸钾30千克,施肥后覆土5厘米(要躲开滴水线)。

 (2)定植:以25-30厘米株距摆苗(注意避免苗坨破碎引起的缓苗慢),随后在沟内浇足定植水,渗后培土成垄。第二天覆膜,用1.0-1.2米宽地膜,一次扣两垄,拉成与垄同长,然后用刀片在每个植株位置划成纵口,将苗从口中引出,最后拉紧地膜,用土压严,封好定植口。

 (3) 定植后管理

  水肥:定植后3-4天浇一次缓苗水,缓苗后开始蹲苗,到门茄瞪眼时(13天左右)开始暗沟灌水,地温达到18℃后,明暗沟均可灌水,但要注意放风排湿。门茄瞪眼时,亩追施尿素10-15千克或磷酸二铵10千克,每隔20天追一次,用迪种宝300倍液根外追肥。

  整枝打叶:采用双干整枝。门茄形成后,剪去两个向外的侧枝,只留两个向上的双干。一般到第7个果摘心,以促进果实早熟。门茄瞪眼时打掉基部3片叶,以后随着植株生长,逐渐打掉底层叶,利于群体通风透光。

7.采收:以萼片与果实连接处无白色环带时采收,早熟品种开花20-25天后就可采收。

育苗技术  

茄子幼苗牛长较缓慢,特别是在温度不足条件下,苗龄不足,难以培育出早熟的大苗,其苗龄一般需85-90天。

  为了防止苗期猝倒病厦立枯病,除注意维持适宜的夜间土温外,也可用“五代台剂”(即五氯硝基苯及代森锌等量混合)进行土壤消毒,每平方米苗床用消毒土8-9g.与床土拌均,用药后应适当增加灌水量,防止药害,床土应肥沃,不易过干。

1.播种 茄果类的育苗基本相同,育苗的方式都是采用温室、温床或阳畦育苗。但茄子催芽比较困难,对温度的要求较高,播种前用55-60℃的温水烫种,边倒边搅拌,温度下降到20℃左右时停止搅动,浸泡一昼夜捞出,搓掉种子上的粘液,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放在25-30℃的地方催芽,催芽期间应维持85%的环境湿度,有30%-500%种子露白即可播种。播种时,苗床先用温水洒透,然后将种子均匀撒到床内,覆细土0.8- 25px厚。播后立即扣上拱棚,夜晚加盖草苫保温,出苗前白天床温保持在26-28℃,夜晚20℃左右,约4-5天即可出苗50%-60%,出苗后及时降温,白天25℃左右,夜晚15-17℃,阴天可稍低些。

2.分苗 当幼苗有2~3片真叶时,可以分苗。分苗主要是分到阳畦或塑料拱棚中。床土要肥沃,尤其要保持一定量的速效性氮肥。另外,分苗单株要保留一定数量的营养面积,以250px×250px为宜。分苗后要立即覆盖塑料拱棚,夜晚必须加盖草苫封严,并保持一定的高温(达20-25℃)。缓苗后,开始通风降温,白天25℃,夜晚15℃,特别要注意防止晴天中午高温“烧苗”。如果苗床肥力不足,要结合浇水进行追肥。苗床板结可用小齿耙松土,定植前10天通风炼苗,但也要防止冻害,壮苗标准以苗高16-575px,叶片5~7叶,茎粗0.5-0。175px为宜。

病害及防治  

1.茄子黄萎病

  发病特征:

  茄子黄萎病,定植后不久即会发病,遇低温定植,发病早且重,但以坐果后发病面积最大,病情最重。发病初期植株半边下部叶片近叶柄的叶缘及叶脉间发黄,后渐渐发展为半边叶或整叶,叶缘稍向上卷曲,有时病斑仅限于半边叶,引起叶片歪曲。早期发病茄株呈萎蔫状,早晚或雨后可恢复,后叶片变为褐色,全株萎蔫,叶片脱光,整株死亡。严重时,往往全叶黄萎,变褐枯死。该病多数为全株发病,少数仍有部分无病健枝。发病时:多由植株下部向上逐渐发展,严重时全株叶片脱落。发病株矮小,株形不舒展、果小,长形果有时弯曲。纵切根茎部可见到木质部维管束变色,呈黄褐色或棕褐色。

  发病规律:

  茄子的黄萎病是真菌浸染引起。病菌以休眠菌丝、厚垣孢子和微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越冬,成为翌年的初浸染源。病菌通过混有病残体的肥料、带菌土壤和茄科杂草,借风、雨,人、畜及农具传到无病田。第二年病菌从根部的伤口或直接从幼根表皮、根毛侵入,后在维管束繁殖,并扩展到枝叶,该病在当年不进行重复浸染。发病最适温度为19℃~24℃,菌丝、菌核在6℃时10分钟后致死。一般气温低,定植时根部伤口愈合慢,利于病菌侵入;地势低洼,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灌水不本当及连作地发病重。

  防治方法:

  (1) 与非茄科或瓜类作物轮作3~4年;

  (2) 选用无病种子和抗病品种;施足腐熟有机肥;

  (3) 及时拔除病株深埋或烧毁,并在根际土壤中灌注药液消毒杀菌。

  (4)种子消毒处理,种子先用冷水预浸3~4小时,再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阴干备用。

  (5)药剂防治方法,定植时施药:茄苗定植时用1菌根消1000倍液浸苗根部,定植后并用此药液灌根,每株灌药液250毫升。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株500毫升每10~15天一次,连灌2~3次。

2.茄子细菌性叶斑病

  发病特征:

  该病主要危害叶片,病斑多从叶缘开始,从叶缘向内沿叶脉扩展,病斑形状不规则,有的外观似闪电状或近似河流的分支,淡褐色至褐色。患部病征不明显,露水干前,手摸斑面有质粘感。

  发病规律:

  该病病菌以菌丝体随病残体遗落在土中存活越冬,依靠雨水溅射而传播,从水孔或伤口侵入致病,温暖多湿的天气及通风不畅有利于感病。

  防治方法:

  (1)与茄科蔬菜实行3年以上轮作。并对种子采用78——85 ℃的热水处理。

  (2)精选 无菌良种,并进行消毒。

  (3)对大棚和土壤进行杀菌消毒。

  (4)实行全方位地膜覆盖,防止浇水过大,并及时通风排湿。

  (5)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喷施叶叶青可湿性粉剂50%10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

上一篇 2022年5月24日 下午8:56
下一篇 2022年5月24日 下午9:28

相关推荐